第390章 ,工匠当更加进步与吕宋铜_秦末,我成为了位面之子
笔趣阁 > 秦末,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> 第390章 ,工匠当更加进步与吕宋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90章 ,工匠当更加进步与吕宋铜

  徐凡的答案显然是让在场的很多学生都极其失望,要是最终天下会被作坊主获得,那他们努力还有什么意义。

  能在这里上课的都是大汉的新一代青年,他们的内心还保留着理想,对这样的未来很难接受。

  徐凡道:“有位先贤说过一句名言,即便现实很残酷,但依旧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去面对。”

  “而且这只是夫子的一家之言,未来未必没有机会去改变。”

  “说到底未来的竞争,是先进科技的竞争,墨家必须打造出有竞争力的工匠组织,繁荣的工匠文化。”

  “按照夫子刚刚说的阶级,部落首领,血脉贵族,他们曾经代表先进的科技掌握者,但最终因为跟不上时代,被历史碾碎,你们要对这两个阶级失败引以为戒。”

  “简而言之,墨家组建的作坊更具有竞争力,更加能获取利益,再以这份利益组建更多属于工匠集体的作坊。当你们也能生产出有竞争力的生产者,那天下的大势已成,未来就必定是属于你们的。”

  艾强激动道:“陛下我们建设的集体作坊,发展快,利润高,大家的俸禄也高,要是这个模式不断复制,不断制造出这种集体作坊,这是不是就说明掌握这种新的分配就是我们。”

  其他学生听到艾强的话也起了希望,在整个关中,被墨家掌控的这种集体作坊已经有10座,墨家还在不断推广这种模式,想要用这种集体劳作,集体收获的方式来代替现在的作坊主。

  徐凡道:“这种竞争不是短时间就能出结果的,新的分配不但要经历繁荣期,还要扛得住衰落的时期。”

  而后徐凡道:“这两年你们扩张的作坊,夫子是有点失望的,你们赚了钱只会给工匠修建住宅,教育设施,娱乐设施。”

  “我们墨家本就是代表工匠的利益,如果这些事情都不做,那我墨家和其他的作坊主有什么区别,不一样是靠着作坊在压榨工匠。”

  “一个只关心福利待遇和俸禄的墨家是没有意义的,一個只同情工匠待遇的墨家是无力的,你们不能掌握先进的科技,迟早会被淘汰。”

  “墨家要必须比作坊主更加能鞭策工匠,促使他们学习进步,如果工匠学习进步的速度不如作坊主,大汉即便摧毁了现在所有的作坊主,也是没有意义,因为新的作坊主依旧会产生。”

  “还是那句话,想要成为天下的主,就必须掌握先进的科技技术,天下哪个阶级做到了这一点,哪个阶级就会成为新天下的主人。”

  “身为墨者,不但要关心工匠的俸禄和福利待遇,你要组织他们学习,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。”

  而后他看向艾强道:“你掌握的作坊,既没有组织工匠学习新技术,也没有研发部门弄出更加具有效率的机器,这本是一个墨者最核心的事业,但伱们却忽视了。

  只比福利待遇,只讲道德,是不可能在这个残酷竞争的世界胜利。”

  艾强等人尴尬不已,当初徐凡就让他们组织夜校,每日劳作结束之后,再花一个时辰学习文化知识。

  只可惜大部分人的工匠都受不了学习之苦,他们宁愿用这一个时辰去加班,也不愿意学习,墨者组织的院校,真正长时间去上的人不是很多。

  相比看得见的福利待遇,组织工匠学习文化知识上夜校,又或者改进先进的机器,制定高效率的生产制度,这都是非常艰难的事情。

  秦泊道:“陛下今天的课讲得好,如同洪钟大吕一般把我等震醒。”

  “这两年我等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墨家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,但这反而让我等懈怠了,为自己获得的成绩沾沾自喜,却不知道新的危机已经降临在我墨家身旁。”

  “今天这个算是把我等打醒,同时也点明了我们后一步发展的道路,这条道路虽然艰辛,但我等只要一直走在路上,终有一日,我等将会成为天下的主人,大同世界将会在我等的手中实现。”

  徐凡上完课之后,墨家也开始进行变革,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教育工匠和科研研发上。

  于是很多长安的百姓看到了让人愕然一幕,经常有墨子从茶馆戏院逮住工匠去上夜校。

  墨家下属的各个作坊,也开始严抓管理制度,严抓利润,并且按照徐凡说的,组建了研发部门,研究更加新式的机械,以提升生产效率。

  这让墨家下属的作坊工匠哀鸿遍野,虽然他们赚的俸禄没有减少,但工作的压力却是急剧上升。

  同时徐凡的这番课的内容也快速流传出去了。

  以丞相周章为首的黄老派满不在意,无为而治,就是放任各方势力竞争,能从各方势力激烈竞争出来的,那必定是天下至强者,天下至强者成为世界的主人,这就是天道。

  而叔孙通等人深入研究了天子的讲义,并且还收集了天子以前讲的讲义,进行深入的思考,认为天子说的情况可能真会出现。

  这个时候他们终于明白,为什么天子一直是支持墨家,但却也没有限制作坊主发展,甚至禁止官营作坊打压民间作坊,原来天子早就看出作坊主才是以后大汉的主人。

  这个发现让孙叔通他们极其兴奋,因为他儒家的基本盘就是这些小地主小作坊,这次他们算是押对宝。

  有这个认识,叔孙通找到徐凡道:“陛下,您是天子,当公平公正,您的百姓可不单单只有工匠,还有这天下无数的作坊主,现在大汉的税金有五成以上都是各个产业提供,说他们是我大汉的国本也不为过,你也应该给他们上上课,以示公平。”

  徐凡道:“上课的讲义,让朕准备一段时间。”

  叔孙通激动道:“臣遵旨。”

  出了宫殿,叔孙通就把这个消息传开了,天子再次要和他们讲课,整个大汉的作坊主都翘首以待。

  7月15日清晨,会稽郡,吴县码头。

  一支庞大的队伍,哭哭啼啼的来到了此地,他们是即将登上海船,去海外垦荒的囚犯家属,这些人明白,只要上船了,这辈子都回不了大汉了,所以码头的气氛异常悲鸣。

  垦殖令庞源看着这落魄的人群,也只能无奈的摇头叹气,他送了几万罪犯出海,却没想到有一天会把自己人也给送出去。

  一批的曹性拉出一个年轻人道:“去了海外老老实实做事,踏踏实实做人,不要学你父亲,把大好的前程都给摧毁,还牵连自己的家人。”

  他拉着的人叫吴勋是吴畔的长子,他本在法学院学习,以他的出身,本应该有大好的前程,但现在受到他父亲的牵连,全家都要贬到海外去,什么前途都毁了。

  庞源也说道:“吕宋伯陈胜和你父亲是好友,他会帮忙照顾你们的,你就安心在他手下做事吧,真把吕宋建设出来,不会比大汉差多少。”

  吴勋勉强露出笑脸道:“多谢两位叔叔的提点。”

  吴勋等人全部上船之后,庞源脸色凝重道:“为兄有一个预感,只怕以后更多的会送走自己的老兄弟,大汉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了,真不知道是好是坏。”

  吴广对河北之地汉吏清洗,抓捕审判了上千人,因此受到牵连人达到了三万。

  这样的清洗庞源并不陌生,只是以前他们清洗的是秦吏,是六国的旧贵族,是齐国的豪强,而这一次屠刀终于指向他们自己。

  现在大汉境内留下的都是自己,任何的政治波动,牵连的也必然是自己的老兄弟。

  曹性道:“我等只要安分守己,老实听从陛下的命令,自然不会出问题,天子不是嗜杀之人,即便是秦吏六国的贵族,天子也愿意给他们活路,更何况我们这些老兄弟。”

  而后曹性恨铁不成钢道:“吴畔和庄贾是昏头了,他们要真喜欢钱财的话,直接给天子明说,以天子大方的秉性,分他们领地,富裕的诸侯国,哪怕是玻璃厂都会分他们一股。

  现在去做这样腐败这事,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是天子最痛恨的事情,他们不但自己找死,还牵连了无数自己的兄弟,真是死有余辜。”

  庞源认可的点点头,天子的确是仁义之人,即便是敌人也很少杀。想到这里他松了一口气,有天子在,再激烈的斗争也有底线。

  他看着曹性道:“你要多注意点,每天有一座金山从你手中流过,可不要乱伸手去拿了。”

  大汉海关成立以来,就快速的成为了大汉财政的主要支柱之一,其份额已经超过盐税,每年的关税收入超过20余万金,而且还在快速增长当中。

  曹性冷脸道:“某可是大汉的侯爵,每年功臣的赏金都花不完,还需要搞什么歪门邪道。”

  “你能这样想最好,实在忍不住的时候,就想想吴勋他们,可不要牵连自己的子女流放到海外去,为兄可不想把你送上海船。”

  吴勋他们一行上千人登上海船,向着琉球方向扬帆起航了。

  一共有5艘运输船,他们载着这些囚犯的家属,和大量的粮食布匹砖头等货物,相互在琉球码头短暂停留,补充水源,然后直接南下到航行半个月到吕宋岛。

  八月二日,吕宋码头。

  运输船队到了吕宋码头之后,抛锚停船。

  城镇四周的人全部涌上了码头,他们热烈的欢迎着团队的到来。

  因为愿意来吕宋的船队实在太少,除了吕宋自己的船队,几乎没有明确的船只来此地,原因也很简单,吕宋没有之前的特产,海船出海花费可不少,没有足够的利润的话,根本不能回本。

  自然也不会有多少人冒着亏钱和死亡的风险跑到吕宋岛来。

  吕宋伯陈胜激动问船长道:“这次带了多少人,多少物资过?”

  船长道:“属下带来移上千移民,但有5人承受不住海浪,现在身体状态极差,要医治一番。”

  “粮食带了1万石,棉布麻布加起来3000匹,红砖20万块,火炮五门,迫击炮十门,各种刀剑武器上千件,铠甲200,农具1万件,各种其他货物一千石。”

  说句实在话,如此庞大的货物运输量,连船长都连连咋舌,大汉分封十七个诸侯在南洋,其他的诸侯一次能运半艘船的货物已经是很多。

  而后他们还要想办法收集岛上的资源,运输到大汉去贩卖,半年时间只勉强建设一个村镇级别的垦殖点。这些诸侯的团队,每次还要绕道去香料岛,用香料来贴补建设费用。

  而吕宋伯一次购买五艘海船,每个月还要购买超过三百万钱的货物,专门来往大汉和吕宋岛运输货物,这才不到半年时间,就花费了3,000万钱来建设吕宋城。

  不远处更是能看到一座新兴的城镇,有砖头建的城墙,有石头的道路,四周有农田,有风车,还能看到一些耸入云霄的烟囱,显然吕宋伯连高炉都建设出来。

  有传言说皇后为了支持吕宋伯建国,给吕宋伯一万金,现在看来传言不虚。

  吕宋国国相赵高问道:“移民当中有多少读书人,有多少工匠?”

  船长道:“这批人原本是吴畔的家属,和邯郸汉吏的家属,因为吴畔贪污腐败,被天子绞死,他的家人也被流放,吴畔的手下也受到牵连,这次河北之地,被流放的汉吏及其家属超过了3万了。”

  而后船长就和陈胜说了这段时间大汉朝廷发生的事情。

  陈胜听完叹口气道:“姐夫已经如此优待他们,能给的都给了,怎么就还不知足呢?”

  赵高冷笑道:“当年始皇帝对秦吏也是能给的都给了,但他们如何报效始皇帝的,国主你也是知道的,人的贪欲是无穷的,只要贪心一起,良心就没有。”

  “不过这对我们来说却是好事情,汉吏的家属想来是读书识字,他们来到吕宋,可以帮我们管更多的野人。”

  而此时新来的移民们下船,忐忑不安地望着码头不远的城镇。

  有城墙有道路,城外有水车有田地,看上去就像大汉内地的一个小邑,这让这些移民松了一口气,他们还以为自己会来一个蛮荒之地,现在的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要很好很多。

  陈胜找到吴勋道:“你的事情我刚听说,既然天子已经处罚你们了,我就不再做处罚了,你们就安心在此生活。”

  “诺!”

  “你学了什么本事?”

  吴勋道:“小人在法学院学了三年的汉律。”

  陈胜道:“那你当个法曹,处理我吕宋国百姓的纠纷。”

  “诺!”

  很快吕宋国的官员出现道:“所有人都来某这里登记,把自己的年龄,会的职业通通说出来。”

  新来的移民只能惶恐不安的在这名官员面前排队。

  “名字?”

  “于然”

  “会什么技能?”

  “读过几年书,在墨子学院学过艺。”

  “人才呀,你去炼铜厂。”

  就这样,官员不断筛选移民,这批移民的素质非常高,基本上都读过书,而且也有一技之长。对此时的吕宋国来说,每一个都是高质量的人才。

  而其他吕宋的百姓则开始从船上搬运各种物资码在板车上,然后再由板车运回仓库当中。

  老移民看着这群新移民,脸上的笑容是止不住的。

  第1批来的人大部分都是青壮男子,妇女根本没几个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陈胜只能找附近的野人部落联姻,花费粮食和布匹,让自己的手下娶了野人婆娘。

  但野人婆娘哪能比得上大汉的媳妇,尤其是这一批人,大部分都是汉吏的家眷,质量在大汉内地都属于比较高的一批人。

  赵高发现这种情况对陈胜道:“我主要看好这批新的移民,不然要出现动乱的。”

  陈胜经过赵高提醒发现这个问题,怒骂道:“乱看什么,一个个不成体统,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吕宋国是无法无天之地。”

  被陈胜怒骂这些人才收敛了目光。

  运输队在吕宋国停了5天时间,船上的所有货物都被吕宋国的百姓卸下来,而后再分门别类的进入到吕宋国的各个仓库当中。

  然后他们在运输一块块50斤重的铜锭上船,整整有上万块,装满了整个运输船。

  是的,徐凡对自己的小舅子不错,给他封国的时候,专门给他选了吕宋岛,并且告诉他吕宋岛上有个大铜矿,让他自己去找,当然徐凡也和他约定好了,铜矿是战略资源,朝廷要获得七成的收益。

  陈胜当时觉得要在庞大的岛屿找个铜矿只怕非常难,没有多想也就答应了,但他很快就后悔了。

  比起找金银矿找了一年多还没找到的彭越,陈胜却是极其幸运的,他和野人部落交易的时候,发现了孔雀石,不到两个月就找到了一个巨大的露天铜矿,然后在徐凡的支持下,快速的在吕宋建立了一个炼铜的高炉,现在的吕宋国每个月能练出10万斤铜。

  吕宋国能发展的如此快如此,朝廷的支持功不可没,吕宋发现铜矿让周章可谓是惊喜交加,这些年大汉的经济越来越繁荣,钱荒已经开始席卷民间,大汉的铜钱越来越难以维持民间的买卖了,而吕宋铜的到来,算是解决了大汉朝廷一个大问题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6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65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